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
物理化学、电工和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物理)性能、金属材料学、陶瓷材料学、电子信息材料、材料现代测试技术、材料模型与数值方法、热处理原理及工艺、纳米材料与技术、材料表面技术等
就业方向
可在钢铁企业、制造企业、汽车厂,以及陶瓷、水泥、家电等企业从事材料的生产、加工、技术开发、工艺及设备设计、新材料研究、生产技术管理、材料质量检测和材料进出口贸易等工作。相对来说,金属方向大多进入钢铁企业和相关研究院;高分子及非金属方向大多进入陶瓷、玻璃、涂料、家电等行业。
学习门槛
较好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学科基础;色盲、色弱者不宜报考等。
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通识性的专业,以化学为基础,包括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等等。主要研究材料的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为研制开发新材料、正确选择并合理使用现有材料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主要专业方向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材料的设计计算与数值仿真等。 例如计算机的半导体材料、信息高速公路的光导纤维、高楼大厦的土方木石、火箭导弹的耐高温材料、各种工业制品的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核材料等等,都是材料学的学科范围。相对于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等专业来说,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从总体上来研究材料的研发理论和生产技术、制备工艺等,并非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材料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学习与掌握材料的制备、组成、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受到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先进材料的制备、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方面的基本能力。 学习本专业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门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一般来讲毕业生适应面比较宽泛,既适合于材料科学方面也适合于材料工程领域,也就是既可从事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可从事材料的生产、制备层面。但是同样一个专业名称,不同高校开设的专业方向和培养人才的侧重点大不一样,不同专业和方向的就业形势差别极大,此材料不一定是彼材料,不可一概而论、似是而非。
考研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工程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可从事的职业
销售工程师 工艺工程师 研发工程师 技术员 生产技术员 技术工程师 材料工程师
相近专业
师兄师姐说
师兄师姐说(一): 当年信息闭塞,考大学前根本不知道大学的专业都学些什么,出来了做么样的工作。进材料系是因为高考分数够进这所高校(名气很大),但是不鸣进当时热门的计算机或者电子信息工程一类的专业。在退而求其次的情况下又因为家里正好有认识的人在材料系工作,说是毕业以后出国很容易(可见国内没有就业市场),就稀里糊涂地学了这个专业。之后果然出国读博土学位读完还做了快4年的博士后,偶尔也会给本科生讲讲课,所以算是对这个专业有比较多了解了吧。 材料领域可以按照其功用大致分成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这两大类,前者如飞机发动机的叶片、核反应堆的压力容器等;后者如发光二极管(LED)、集成电路芯片、磁记录等。窃以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个比较新的学科,以前材料研究分散在物理、化学、冶金、机械工程等不同学科的门下,现在凑在一起了,所以每个学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的实际内容都有所不同。好在本科生的区别不大,大一大二都是以基础课为主,一般包含数学、物理、化学,以及一些工程基础课如制图、工程力学、计算机基础等;之后专业课可能会有更细的划分。专业课可能会按照材料本身的性质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同时还有一些研究材料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微观组织结构的表征方法等课程。 材料学科本科毕业生的去向有这么几个:读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读本专业的研究生,改行就业,对口就业。反观我的本科同学们,改行的最多(读其他业研究生或者直接就业),尤以从事互联网和金融服务业最为突出;读本专业硕博的也不在少数;从事本行业工作的最少。这一现象反映了国内材料专业就业市场的情况,其薪酬比起其他热门行业要差不少。当然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灵活性比较大,大部分岗位不需要非常专业化的知识。 如果考虑继续读书深造,会面临一个选择专业方向的问题。一般来说,材料科学领域里的“科研热门”和“就业热门”是不相关的,甚至是相反的。因为科研热门一般是认识不足的领域,所以任何研究结果都是新的,发表论文相对容易,但是距离产业化很遥远,甚至根本不具备产业化的潜力,所以在学术领域外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前几年备受媒体关注的碳纳米管和现在炙手可热的石墨烯都是这样的例子。从就业角度讲,“传统”的金属、高分子、复合、电子材料等市场更成熟,在工业界的就业前景要更好,当然发表“影响”高的论文的可能性就要低一些。 师兄师姐说(二): 就业的话,只要不挑地方,不怕辛苦,没有找不到工作的。当然,挑剔的 另当别论。 我现在已经是在读博土了,倒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是为了推动人类科技进步(我不会告诉你们,其实我只是因为博士这个头衔看起来更酷一点)男女比例7:1。 材料学是门很复杂的学科,不太适合本科生,但是略微比经济管理那一套好些,这不是一门天才才能学的学科,但是不下工夫,不深入学习,是感到它的魅力的。 师兄师姐说(三): 主要学习方向大致分三个:金属、无机非金属(也称陶瓷,“陶瓷”不是狭义的餐具)、高分子。当然,实际界限没有那么清晰,比如很多研究方向包括金属-无机复合什么的。但是从教学体系来看主要分成这三个。另外,材料加工有时候也划入材料。 金属是老牌方向了,一般前身就是冶金专业什么的。金属相对于其他几个方向来说,更偏理论一些。因为高中学过化学就知道,金属构成简单,而越简单的东西理论就越容易深入。另一方面,由于工业上常见的金属就那么几个,什么钢啊、铝啊、钛啊,所以就业容易,毕竞行业一集中之后就容易出现国企什么的。但是金属方向女同胞不好就业,女同胞慎入!学金属的,整天就守在炉子前边了。还有看金相(就是人工打磨金属),很累。 我们学校高分子专业不归材料系,划归化工系了。高分子稍微偏化学一些,所以理论什么的更偏于化学,很浅。高分子实验条件稍微好一些,最高温度两三百度也就行了。但是因为高分子太偏化学了,在材料里边确实很另类。 无机非金属(后边就称作陶瓷了)范围比较广。从科研角度讲,金属方向有些走下坡路,陶瓷方向就比较鼎盛,但就业肯定不如金属方向。陶瓷粗略来看分两大类:一类是结构陶瓷,一类是功能陶瓷。结构陶瓷主要做力学性能,属于陶瓷传统方向,就是做又硬又耐摔的陶瓷。(混凝土、玻璃等也归作结构无机非金属类,属于传统领域。)这个方向有些老旧了。陶瓷的真正热门方向在功能这一块。功能陶瓷整个就是应用物理。光、电、热、磁什么应用都有。涉及功能陶瓷就有可能碰到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两大神课了。电、热性能还好,光次之,磁性能基本就是量子问题。所以选功能陶瓷要慎重。不过作为科研来说,功能陶瓷很容易发文章。但是总的来说,陶瓷方向不好就业,将来工作环境也不好。因为陶瓷是用粉做出来的,所以将来去厂里漫天都是灰。 材料加工和前边的这几个完全不一样了,我不大了解,不过女同胞慎入。 材料领域实在很广,其他还有什么生物材料、器件研究、大型测试仪器(比如电子显微)研究等。 当初憧憬材料专业,现在彻底没兴趣了。反正理论在陶瓷领域实在太不可靠了,于是每天工作就是不断地实验,没有目标、方向地做实验。 对科学事业有极高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专业,材料专业几乎可以算作半个理科了!
开设院校推荐
学校类别:理工
学校性质: 公办
隶属单位:省政府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科试验班(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科学、药学、临床医学、翻译、应用心理学、英语、金融工程、物理学))
学校省份:广东
批次:提前批/本科/其他院校(一本层次)
招生人数: 23 (理科)
学校类别:综合
学校性质: 公办
隶属单位: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