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四川省在本一批次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从整体情况来看,这一改革完善措施,使本一批次高校录取志愿的满足率和志愿匹配率较往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高分考生落榜和高校生源断档的情形也大为减少。
高分低分 各得其所
2009年7月12日,四川省高考本一批次录取工作开始。刚刚入伏的天气很是闷热,在家等待录取结果的席小媚心情有点忐忑。虽然她经过一年的复读今年考出了606的高分,整整超出四川省本一控制分数线66分,分数看来“足够好”,但她还是有些紧张。“因为今年实行平行志愿,有5个并列的第一志愿,我想以我的分数,再差也能上自己满意的几个学校和专业之一吧?”7月16日,好消息传来,席小媚被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录取。原来,席小媚平行志愿的A志愿填报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但投档时仅以一分之差与人大失之交臂后,席小媚最终顺利地被平行志愿的B志愿上海财经大学录取。
如果说席小媚只是有点忐忑的话,那么董方林的心情就有点像热锅上的蚂蚁了。今年他也是第二次参加高考,但只考了510分,比本一批次省控制分数线只高了12分。“得知自己的分数后,我一直担心很可能会再次与本一院校无缘,心情非常着急。”幸好,董方林在7月16日也得到了好消息,他被本一批次平行志愿的C志愿吉林大学录取了。“真是太意外了,如果不是平行志愿,我能够被录取的机会真的难以预料了。”
“总有一个机会等着你!”说到两次志愿填报经历,席小媚和董方林都不由自主感叹到。“平行志愿如同为我们考生上了多重保险,以前只有1个第一志愿,现在有5个,单选变成多选,实在太好了。”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发出同样感叹的考生不少。据了解,2009年首次实行平行志愿的本一批次,文科共投出3882名考生,其中,从B到E志愿有2121人被录取,占投出考生总数的54.64%;理科共投出21254名考生,从B到E志愿有8344人被录取,占39.26%。也就是说,除了A志愿给考生的录取机会外,还有4个平行志愿可以实现考生的重点大学梦。
分数见涨 生源趋优
在每年的招生中,高校最担心的是生源数量、质量忽高忽低。“分高了,我们不敢大张旗鼓宣传;分低了,又怕影响学校形象。”一位高校招办老师如是说。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后,高校这种担忧基本排除。据了解,我省本一批次实行平行志愿后,在川招生的高校生源整体均衡,质量普遍提高。
“实行平行志愿后,有实力意欲报考名校的考生都敢‘冲一冲’,而由此引导的志愿分布对高校来说,生源真的不愁,学校以往‘大小年’的尴尬消除了。”一位受访的高校招办主任说。
不光名校生源好,就整个本一批次来说,一志愿满额高校也大大增多。2006、2007年文科一志愿满额高校分别为68所、62所,理科一志愿满额高校分别为83所、96所,仅占在川招生本一批次院校总数的一半左右。而2009年实行平行志愿后,本一批次文科一志愿满额的高校就达135所,占在川招生院校总数的97.8%,理科一志愿满额的高校为155所,占在川招生院校总数的89.1%。除了志愿满足率高外,往年让部分高校头痛的志愿“断档”现象在2009年也大大减少,理科未出现“零”投档高校,文科仅4所高校因招生计划偏少无人填报,占不到招生计划的1%。
少却博弈 心随我愿
在实行传统梯度志愿时,无论是考前、考后估分填志愿,还是知分填志愿,因志愿填报的偶然性和高校招生的“大小年”现象,许多高分考生因所填志愿过于集中于热门高校或专业而落榜,也有部分考分一般的考生却因偶然因素进入一流大学。所以,“志愿就是第二次高考”、“考得好不如填得好”、“志愿就是一场‘赌博’”等等说法甚嚣尘上,使志愿“博弈”的色彩很浓厚,填报志愿成了许多考生、家长心中的难关。填得好的、填得巧的不是多数,而勉强的、甚至抱憾的考生不在少数。
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志愿填报风险降低了,“博弈”的成分也减少了。“得知实行平行志愿后,我可以在几所喜欢的高校中去抉择,少了过去的烦恼,而且我一次可以填上A、B、C、D、E共5个喜欢的高校,无论被哪一所录取,我都很满意,因为选的都是我喜欢的。”被D志愿西南大学录取的杨玲开心地告诉记者。
从本一批次第一志愿投档后的统计情况发现,志愿匹配率较高,文科共投出3882人,其中,A志愿1761人,占45.36%;B志愿997人,占25.68%;C志愿583人,占15.02%;D志愿317人,占8.17%;E志愿投出224人,占投出总数的5.77%。理科共投出21254名考生,A志愿12910,占60.74%;B志愿4456人,占20.96%;C志愿2065人,占9.72%;D志愿1079人,占5.08%;E志愿744人,占3.50%。可以看出,从A到E志愿的投出人数呈递减趋势,这表明大多数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在5个志愿间拉开了一定的“梯度”,填报志愿的空间大了,也就放得开了。
不光是考生感觉平行志愿让自己能更宽泛、理性地填报志愿,家长、老师,甚至一些长期从事志愿指导的老师也松了一口气,“以前博弈的心理比较重,现在平行志愿让考生的选择机会多了,落榜风险的降低,可以不必再像以前那样‘赌一把了’。”
“三少两高” 各方满意
平行志愿让单选变多选,理论上给考生提供了5次选择机会,因此,高分落榜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从我省的本一批次高分考生未投出情况看,文科超本一批省控制分数线40分未出档的只有3人;理科超本一批省控制分数线30分未出档的只有19人。与往年相比,高分落榜考生人数大大减少。从未出档考生的志愿分析,文科落选的2人和理科落选的11人,其成绩均未达到所填5个志愿院校的调档线。幸运的是,这些考生中,还有4人通过后面本一批次的征集志愿被录取了。统计显示,上了本一批省控制分数线而落选的考生,大都属于低分段考生。
从2009年四川省本科第一批次院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实践来看,平行志愿模式形成了高校招生录取中的“三少两高”,即填报志愿风险减少了,高分落榜现象减少了,高校断档现象减少了,志愿匹配率提高了,考生志愿的满意度和高校录取的满意度提高了。当然,任何改革和政策措施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专家专业人士指出,平行志愿也并非无风险,志愿填报不当,仍有可能被学校退档。平行志愿形成的生源分布态势对高校的录取和培养究竟有何影响,还有待观察和研究。因此,只有读懂平行志愿的规则,才能让你在高考志愿填报之路上如愿以偿。